第38章 一亩三分地(1/2)
高洋最优秀得品质就是做事果断,在做大事的时候不会犹豫。
他深知,成大事者一旦犹豫,就会败北。
就比如,他如今当机立断安排大军压境,就算邺城和晋阳的勋贵大臣们反对也没有用。
邺城的六万大军以及晋阳的十万大军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不一会,
在晋阳的文武大臣得到了消息,高洋要前往邺城登基称帝了。
他们是真的不敢想象,高洋还真是迫不及待啊!
有必要那么早就改朝换代嘛?
那么害怕夜长梦多啊?
大臣也都心知肚明,谁阻拦都没有用。
高洋是吃了亏托铁了心要改朝换代,他们也只能无奈的妥协。
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既然反抗不了,不如默默忍受。
杨愔刚从邢邵那里出来,就直奔魏收的府邸。
魏收,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人(今河北省晋州市)。
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文学家、史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
魏收出身巨鹿魏氏,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
再仕东魏,拜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天保二年(551年),受命撰写北魏国史。
魏收工诗善赋,文才著于北方,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又与邢邵并称“大邢小魏”。
大名鼎鼎的魏书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完成的。
“伯起,进来可好?”杨愔走进府里面寒暄的问道。
“多谢杨公挂念,杨公找我何事?”魏收面带微笑的问道。
“长话短说,大王如今要登基称帝,希望你来负责起草,九锡,禅让,劝进的诸多事情。”
“不知伯起意下如何啊?”杨愔笑眯眯的对魏收说道。
魏收以听大喜过望,高澄死了之后自己就没了靠山,成天在府上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他是生怕自己哪天就栽了。
邺城这里暗流涌动的,形势很不明朗。
最近,在邺城的朝中重臣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现在好了,自己马上就可以另他路了。
只要做好这件事,自己就是从龙之功,前途一片光明,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高洋的心腹之一了。
想到这里,他马上对着晋阳的方向跪了下去。
魏收神情激动地,言语哽咽的说道:“大王把如此重担交给我,我一定不负大王所托!”
杨愔缓缓把魏收扶起来,拍了拍魏收的手,笑着对他说道:“伯起,只要你本本分分做好本职工作,大王是不会亏待你的。”
“魏收一定不会辜负大王的嘱托!”魏收非常机敏,直接拍着胸脯保证道。
两人又聊了许多方面的事情,如何拉拢朝臣的方法,怎么安排各种琐事。
另一边,
高德政也没闲着一直在为高洋的事情来回奔波。
他从杨愔府邸出来就直奔元韶家里,他的想法是希望元韶给孝静帝做思想工作。
再不济也要改变一下感观,无论如何到时候都要让孝静帝配合禅让。
现在先实施温和一些的方案。
如果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世胄,来的匆忙没打扰你吧?”
高德政一进府就对元韶寒暄的笑问道。
元韶见是高德政来了,赶紧招呼道:“士贞,快快请坐,没事多来走动走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