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课(2/2)
在跨时空的直播间里,在万众瞩目之中,苏轼掸了掸袖子,从容道:“这首诗,前半段夸了秦始皇,后半段贬了秦始皇,顺便骂了唐玄宗。有感而发,忧国忧民。有气势,有内涵,技巧娴熟,情感真挚,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李晓诗正虚心听着,却见苏轼已经抱起了胳膊,看上去一副不打算再说话了的样子。
她:?
苏轼也看着她,目光很平静:说完了,你继续啊。
李晓诗:...
这就完了??
李白抚掌赞叹:好!说得好。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此人懂我(的诗)!
李晓诗眨眨眼,又眨眨眼,见苏轼真不打算继续再说了,这才把视线转到那个书生身上。从苏轼说完的一刹那起,他周身的气势就骤然松弛了下来,好像不再那么紧张了。
见李晓诗看过来,他接道:“这首诗总共二十四句,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到许多作者巧妙安排的心思——前半部分、从秦王扫六合一直到骋望琅琊台,都是在歌颂秦始皇的功绩,赞扬了秦始皇平定天下的宏伟。”
“诗的第一句写秦始皇的威风赫赫……虎视’二字写出了……‘浮云’……‘决’字果断干脆,掷地有声……这与《过秦论》的写作技巧一致,欲抑先扬、将前半部分写得愈轰动,后半部分的贬低和讽刺之意才会愈有落差之感。
“后半部分……讽刺了秦始皇妄想长生的痴念与大兴土木的奢靡、不解人间疾苦……写长鲸,夸张中亦有神秘浪漫之…
…最后一句更是将已经被捧上云端的秦皇狠狠埋入地底,从极致的反差中越发显出讽刺……
他越说越顺,逐渐变得侃侃而谈起来:“结合史实,在李白时期,唐玄宗的统治其实与秦始皇又何其相似,有过人的功绩、后又变得骄奢无度,引民不聊生,天下唾弃,甚至都奢求长生——想来李白不乏借此诗骂李隆基的意思。
李晓诗听得目瞪口呆。
这……
听了苏轼的答案,她还以为要完蛋了呢,没想到这个书生的答案比她手里的答案还要精细许多。这真的……太让人吃惊了。
天幕之外,无数明清的文人学子都在与有荣焉地得意。
开玩笑,要是不知道什么格式也就罢了,这连参考的格式都给了,他们还能写不出?天底下没谁能比他们更会按格式写东西了。
当然,他们也不会有看轻苏轼的心,毕竟在他们看来,苏轼一看就没认真写啊!
这白白送给士子的机会,换他们谁上去都能抓住。
哼哼,谁还不是寒窗苦读出来的?
和他们不同的是,李白在底下听得头都大了。
哪个李白都头大。
什么为了剧情安排而特地把秦始皇渲染得自私自利欲令智昏……什么特地把梦境一样的猎鲸写得神秘莫测测就为了写命运的无常……他不是,他没有,别乱说啊。
他这会儿是酒意荡然无存,然后又突然觉得,醒了干嘛呢,还不如继续醉着。
周公悔棋都没这个荒唐。
好吧,虽然这个也比不上月亮是个灰不溜秋的球更荒唐……但也足够离谱了!另外的时空里。
无辜被骂数次的嬴政:..好了,知道了,别骂了。一次就行了,翻来覆去地骂,就有点过了。
虽然知道可能会被骂,但没想到不止汉朝的人在骂他,连同样名垂千古的“唐三大诗人”也在骂,那是不是直到李晓诗的时代也还有人在骂他呢?
千古一帝,但挨骂。
嗯.
懂了。
这次就不会了,这次两千年以后的人,一定会对他交口称赞,不仅用他定下的政策,也会认可他的功绩,吃水也还记得挖井人。
同样被骂的
李隆基:.…?
为什么他要被骂??
骂秦始皇那个暴君,为什么要连他一起??李白是吧,好像对这名字有点印象啊——不用他纠结,李晓诗很快就会给出他答案。
在许多个李白的沉默中,李晓诗给出了奖品,又把几位都送了下去。
苏轼虽然没得第一,但由于李晓诗看到了李白本人的弹幕对他表达的赞赏,还是给这位豪放不羁的大文豪也送了一套钢笔,并明确表示:“李白先生很认可您。”
等直播间里又只有她自己一人,李晓诗走出大厅,迈入院子。
“我们从这节课里看到了唐朝繁荣的经济,发达的工商业水平,民族的大和谐,开放的风气,与外国的交流交往,多彩的文学艺术,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种种样样,都在显示着唐王朝的繁荣与昌盛。”
她仍然在说话,可镜头却逐渐拉远、升高,飘到高高的天际,由上而下地将视角越拉越远,直至把整个长安城都以俯瞰的角度收入画面中。
起初,是人头与车马攒动、而后,是整齐圈起的坊市街区、
再者,是条条井然有序横平竖直分布合理的道路与坊、最后,是整个被围起来的长安城。
浮云星点,日光耀耀。
镜头逐渐远离街市区,往宫城去。
李晓诗的声音还在响,充当着一个画外音的角色,让人听之熟悉放松,神思不由自主跟着画面走。
“这是一场从贞观伊始、至开元到达巅峰的繁荣大势,是无数百姓们得以安居、是华夏一度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时代。
“它繁荣,它浮华,它让日后万万千千百姓受苦受难时,都无比的怀念和留恋——甚至在千年之后,华夏的子民遭受了挫骨之痛时,都会不由自主怀念起这个时期对外的强大、和独一份的话语权来。”
“生活在这个时期的百姓们无疑是幸福的,他们平时走在街道上,想必心中都是充满着对明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中。
“他们自信,他们安乐。”
金色的日光洒在宫城金红的大门上,大门缓沉开启,镜头较之前一会儿拉近许多,让大家以第一视角去沉浸式体验这盛唐皇宫的威严。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气势磅礴,庄严华贵,豪迈大气中裹着对本朝浓重的自豪骄傲之情。正描绘了这名为唐’的王朝,是何等的尊贵耀眼。
长阶不尽,宫墙巍巍。
无数百姓终其一生也不可窥见分毫的皇宫正在巨大的水色天幕上缓缓展露其真容。日光辉耀,无人亦威。
“国之胜景,万国来朝。”“正是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李晓诗仍然显得有些稚嫩的声音在画面中响起,让每一个观看天幕的人都忍不住跟着微微有些战栗。
“什么是盛世?”
——这就是盛世。
将回味的余地留给观众,李晓诗的声音轻快清脆。
“但再厉害的盛世,也有落幕的一天,不过这个就留给下节课啦。”
“好啦,那么这次直播就到此为止了,我们下次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