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课(2/2)
因为课本上提到卫霍的并不详细,只是大概介绍了一下,老师也之事介绍了卫青霍去病的出身和大概经历,但课堂时间有限,总不会说得太仔细。所以这些话里头很多内容是李晓诗看电视剧和小说知道的,也有不少是她特地去刷了好多讲他们的视频和资料、给自己补充之后知道的。
就好比攻守易形的那个说法,就是在一个剪辑汉朝相关电视剧片段中看到的,其实里边还有一句话,那个刘彻说“寇可往,我亦可往”,联系到最近对西汉初期局势的了解,也是让她看得热血沸腾。
“卫青一开始是给汉武帝的姐姐赶马的车夫,后来被汉武帝看中,带在了身边。因为卫青逐渐展露出的军事才能,深得汉武帝的重用。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因为卫子夫的缘故,他们两个都算是跟汉武帝沾了点亲戚关系的。
r/ap;gt;
“匈奴对汉人的打法一贯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仗着骑兵速度立马撤退。但在遇到霍去病的时候,他们就彻底蔫了。因为霍去病的速度比他们还快。
“经常是在卫青和匈奴大军正面战的时候,霍去病就率领小股的轻骑兵去打包抄绕到匈奴后方去打了,他们不带很多粮食,以……哦、以战养战。他们边打边补给,打匈奴人的,拿匈奴人的,吃匈奴人的,又因为轻装上阵,速度非常非常快。这种摸不着的打法让匈奴人感到很痛苦很难受,但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抵挡。
“在卫青和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的大战后,匈奴受到重创,被迫放弃了原本很接近汉朝边疆的单于庭,迁徙到了漠北,河西走廊也成功被汉朝收回。从这里之后,汉匈大战的重点就逐渐挪到了西边。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这是汉匈之战的高潮。当时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领轻骑出击匈奴,卫霍和以往一样,分道走了。
卫青率军行进了千余里,穿过沙漠,在漠北和匈奴主力相遇,两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打了一天都没出结果,到了傍晚,卫青派兵从两边迂回包抄,把单于给包围了起来。最后单于带着数百骑兵突围逃跑,汉军追击两百多里地,大胜归来。
到了这个部分,就都是课本上的内容了,李晓诗串起来毫不费力,霍去病也带兵往北打,还是他的原本的操作,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又一次大败匈奴。漠北之战结束后,匈奴再也没有办法和西汉对抗,于是很多匈奴人就开始往西边迁徙了。
匈奴人西迁,之后的事情李晓诗现在还完全不知道,那不是她能接触到的知识领域。如果是李珉在这儿,估计就忍不住要笑了。
这可不就是给西边那些好邻居们带去点小小的惊喜么。
大胜归来后,汉武帝十分高兴。他看霍去病也很喜欢,越看越喜欢。他一直以来给这甥舅二人的封赏也早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卫青任大将军,统领西汉所有兵马,年纪小的霍去病更是被汉武帝封为了冠军侯——冠军,勇冠三军。
在李晓诗这种几乎算得上很质朴的语言中,刘彻也听得是热血沸腾。这是当下想都不敢想的大大胜利。
/ap;gt;
那能不喜欢吗?!
虽然他刚刚在李晓诗说“国家有钱”的时候就很想反驳说不够,那点钱够干什么的?但此时也都不想说了,他只觉得畅快。
至于钱,钱算什么?
有他在,还愁弄不来钱?!
刘彻豪气干云。
想要多少钱,想要多少粮,都不是问题——打,都给朕去打。
要多少钱朕都给你们赚!
放心打就是了。
他要匈奴永远再无法翻起风浪。
而且他能坐拥卫霍二人,之后还有哪里是他去不得的?!
脑子里飞快过出了许多从民众和诸侯等人手里抠钱的法子,刘彻十分坦然。他知道自己这样一个皇帝注定是要被百姓骂得体无完肤的,但那又怎么样?
虽然一直在骂嬴政是暴君,但他知道,如果、有一个他真的做到了天幕所说的那样、那些功绩,那么那个他在百姓们口中的风评也一定和嬴政差不多,高不到哪里去的。
虽然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愿望只是要点钱而已,不至于让百姓们活不下去。
苦一时,惠千秋。
不就是挨点骂吗。
还是那句话,那又怎样?
他的抱负不在一时,他要的是大汉千古、要的是名垂青史,要的是万古流芳。
他要让汉人永永远远世世代代地生存在这片土地上,他要汉人永远成为这片土地最大的掌控者。——可就在这时,李晓诗再一次开口了。
关于北击匈奴,那就要提卫霍,可卫霍提完,这段故事也差不多要翻篇了,是人总有落幕的时候。
对于结局,李晓诗了解得并不多,但她也知道,霍去病这个最大的遗憾。
“漠北之战两年后,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就去世了。而在十一年后,卫青也去世了。”
还没高兴多久的刘彻登时恍如被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心火凉了个彻底。
同样正为霍去病能获得这样胜利而感到欣慰和疼惜的卫青也愣在了当场。
他看着手边正专心致志听李晓诗说话的少年,感觉心跳都快停了。
ap;gt;
“正如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这让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了鼎盛的时期。
好啦,那我们下……
微笑着说完结束语,李晓诗正要告别,却见屏幕上那个好一阵子不发弹幕的“刘彻”重新出现了,连带着还有卫青。
【朕的冠军侯为什么去那么早?生病还是受伤??】【去病为何早逝,有什么避免的方法吗?】霍去病不知道汉武帝也在为他发言,他只听到了舅舅的提问,一时有点无奈。
他手掌放到了卫青的小臂上,虽然还是少年,人却完全没有李晓诗那种“一离开历史这种严肃的话题就有点傻不拉几”的感觉,反而要沉稳许多。
霍去病对卫青露出一个笑容:舅舅,生老病死都是天意,死就死了,不用太挂在心上的。卫青一怔。
霍去病笑道:“更何况,我在死掉之前还做了那么多事呢。杀了那么多匈奴人欽,这多风光呀!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这等荣耀——舅舅应该为我感到高兴啊!
卫青看向自己的外甥,发现这个小少年脸上全然是认真之色,没有半点说笑,含着的是连成人都少有能及的豁达。
他忍不住心中一痛,为霍去病的洒脱和懂事。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并不认同自家外甥的这种“豁达”。
“但站在我的立场上,宁可你没有那些荣耀。”卫青神色认真,去病,你能够平安长大,健康
度过一生,才是我们这些做长辈们最大的期许。
霍去病获得这样的成就固然让人欢喜,让整个卫霍两家都有与有荣焉,但他的英年早逝,却是亲近之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至于匈奴,卫青宁肯自己再努努力,也不愿意用自家外甥的生命去搏。虽然这么说对不起陛下,但他宁肯这小子彻底远离战场——当然,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卫青心里也知道。
所以他只是道:舅舅不拦着你上阵,但你也不能阻止舅舅想要让你多活些年。
霍去病也沉默了下来。
良久,他“嗯”了一声。
李晓诗看着那两行字,才恍然想起古代人好像寿命普遍低。不止霍去病
,就连嬴政也死的不晚吧?
她想了一下,斟酌着:“那,我明天来给大家讲讲,呃……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