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空前危机(2/2)
众人闻言脸色再度为之一变,一方面惊异杨仪情报了得,居然对敌军的布置了如指掌;另一方面也惊叹于魏国的出兵规模。要知道,洛阳关隘众多,如此多路攻打势必难以坚守,而司马懿、满宠、田豫、孙礼等都是魏之名将,极难对付。魏军这次是掏空家底,来拼命的呀!
镇西将军姜维虽然也面色凝重,但思考了一阵便忍不住说道:“魏军此战甚合兵法,布置精妙,必是有高人指点,八成是司马懿复出献策。既然是司马懿坐镇,我量魏军不止于如此,怕是有后招。”
诸葛亮听到姜维的分析颇为欣赏,赞许的说:“不错不错!伯约智谋深远,深得我心,实是在大汉良将!”说罢点头示意杨仪继续。
杨仪也点点头:“魏军的确另有两路后招,据报,魏军拟趁我军正面拒敌之际,由魏将秦朗、典满、杨阜自晋阳起兵,直扑蒲津渡口,威胁长安关中。另有新城太守州泰、楼船将军申仪,自新城起兵西攻汉中,想截断我军退路。“
杨仪最后顿了顿,提了一口中气,大声说道,”如此,共计大军五路,魏军号称百万,起倾国之兵,欲与我军,决一雌雄!”
众人自此,都暗暗惊叹魏国的五路妙计,尤其是围魏救赵之计。看来司马懿还是那个司马懿,西北战败并没有击跨他,谋略不减当初呀!
于是众人都闭口沉思。
过了一会儿,只见姜维又发声问道:“魏国如此军机大事,我军怎么知晓?尤其是晋阳、上庸之兵十分机密,魏国大可趁我军拒战,自晋阳、上庸突然出兵扰我后方。如今轻易得知,依我看,怕是有诈。”
诸葛亮笑着说:“伯约思虑周全啊,这里面固然有威公的功劳,他的情报能力,我还是很放心的。“说罢笑着目视杨仪。
杨仪见诸葛亮当众夸奖,不禁志得意满,洋洋得意起来。
诸葛亮继续说道,”不过,我后面细细向来,魏军也可能是故作姿态,大张旗鼓让我们知晓。
第一,如此五路大军来攻,阵势浩大,可助曹魏声威,助涨士气,而且可令我军胆寒。
第二,我新平定西北和洛阳不久,民心未附,魏军大造声势,我后方州郡将会惊惧不已,恐怕会有郡县反叛响应。
第三,我如果得此情报,必分兵拒守。我军兵力不足,合则可战,分则难敌。但是长安、汉中是我后方重镇,又不可不救。无论我军是否分兵,是否回救,都在魏之算计中,实在是高明啊!”
众人一听,都以为言之有理。
诸葛亮突然面色严肃起来,“兵法云,两军交战,在乎天时地利人和。
今秋高马肥,魏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这是天时。
洛阳关隘众多,我军须分兵把守,又加上洛阳平原,利于魏军骑兵作战,这是地利。
魏国此战上下一心,举倾国之兵,数州之力,以供前线兵员粮草军械源源不断,这是人和。
反观我军,虽数月连战连捷,但是战线千里,兵力分散,虽新得西北、洛阳,民心未附,兵员粮草仍需蜀中接应。加上将士久战,人心思归。
可见天时地利人和我军都不占优。
但是,此战关乎国运,如我军胜,那么中原可传檄而定,大汉可兴;如魏军胜,那么诸君与我先前种种努力,将付诸东流。
因此,现在就是大汉的最大危机,是危机也是战机,如今虽然局势不利于我们,也必战,必胜!”
诸葛亮顿了顿,站起身来,继续说道:“先前数战,我军都用计取胜,还没正面迎战过魏军。如今魏军来势汹汹,司马懿再度出山,诸君切不可因胜轻敌。”说罢以目视魏延。
魏延面露不悦,默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