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去其帝号(2/2)
美男子约翰态度一向和善,所以对他儿子联通外人的质疑,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的说道:“我的儿子,你必须学会审时度势。”
“我们科穆宁家族的确实现了拜占庭帝国的中兴,人口也突破了一千多万。但这并不应该使你失去判断的能力,眼前赤潮强盛,而我们持弱,对抗下去,只会导致我们最终走向失败。”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暂时抛弃虚名,最多不过是一个皇帝的称号而已,并不影响我们统治的基础。祖先都能为了利益,向丝国纳贡。我们如今为什么要跟他们死战到底?”
“我的意见是,应该把实力积蓄下来,认真学习赤潮的明,在足够强大的时候,再发出致命一击,而不是无谓的牺牲。”
相较于好战的儿子,如今的皇帝显然更加务实。
但皇后却有不同的意见,说道:“陛下,可能直接臣服,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如果帝国向赤潮臣服,赤潮一定会肢解帝国。”
“各个行省都会脱离,我们科穆宁家族甚至连如今五万的常备军都无法维持了。”
这也是整个帝国最大的隐患。
甚至是如今所有争执的根源。
帝国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强大。
如果帝国真的能够牢固掌握一千万人口,又怎么会被突厥压得喘不上气,不得不向西方得盟友请求十字军介入?
如今帝国是以罗马行省制度为参照,将帝国分为了若干大区,比如即东方大区君士坦丁堡、尹利里亚大区萨洛尼卡、意大利大区拉纳和非洲大区迦太基。
但是这个行省制度,虽然名字叫行省,跟东方大一统王朝,尤其是中原的行省,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完全是翻译留下得问题。
东方的行省制度下,是一个拥有高效官僚制度的中央集权国家,版图内一切行省、边疆甚至山区里的县令都在中央管辖范围内。
但西方的行省,那就完全不是这样了,更像是独立的诸侯国,国王派总督下去,主要管理地方军政司法大全,每年交定额的税,听从国王调遣就可以了。
最开始国王还能干涉总督的任命,到了后来,总督基本上就是世袭了。而且有的总督甚至又独立的开战权和外交权。
看起来似乎像是周天子
但实际上则远远不如。
因为无论是西周各国,还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绝对意义上认可自己是诸夏贵胃,礼仪之邦,有绝对高度的民族认同感,还有周礼这种统一化典籍。
而西方的各行省,民族完全不同,信仰甚至互相敌对,至于语言、字、传统、习俗,那更是天差地别。
这种情况下,帝国根本就无法完成凝聚人心、人力,去对抗铺天盖地而来的赤潮。
而且作为一个名义上的帝国,皇帝能掌握的军队只有五万人。
不要觉得这个数字很少,
这是科穆宁王朝中兴后,拜占庭王朝从两万人的军队规模一路扩张上来的。
但即便这五万人的规模,也不全是拜占庭人的本土军团,事实上其中包括了近一半的雇佣兵、外籍军团和附庸国军队。
如果按照拜占庭帝国的军队规模统计,那不算赤潮在东方本土的军队,仅他们在耶路撒冷一线布防的军队就多达七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