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赵良(一万了)(2/2)
“不过嘛,二皇子也让我问一问尚德君,与尚德君合作,到底能得到多少好处,毕竟二皇子的要求简单,只需要推翻李乾就是了,因为大骊能顺位登基的,就只剩下二皇子。
至于尚德君要想做皇帝,那要推翻的可就多了,甚至天下不乱,尚德君就没有机会,与尚德君这样的人物合作,我家二皇子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担心的,希望担待!”
他和李湛的目的,的确是不一样了。
李湛做皇帝,也要比他容易多了,李湛可一点都不希望,天下会乱,他只希望,李乾做不成皇帝。
对于这些,李铮心中,早就有过算计。
大骊立国,一百多年,根基深厚,要倾覆这样一个皇朝,一个魏国,一个齐国,一个军镇,一个土地兼并,都还不够。
因为大骊还有夫子,还有皇族,还有健全的官僚体系,还有其他方国,只有将这些彻底摧毁,才能让这个皇朝,彻底崩塌。
而这些干系,则在李湛的身上了。
李铮要推他做皇帝。
“世人都说,我有乱天下之心,那你以为,我是否有乱天下的能力呢?”
面对这个问题,赵良想了一阵。
似乎不好回答。
“在我这里,你不能有,倘若我家二皇子知道大骊将会倾覆,那他又何必念念不忘、想要做皇帝呢?”
“这就对了,所以我与二皇子合作,先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杀司徒明月,废大乾皇帝,为皇后正名,为哀帝正名,将尚武帝的暴行,记载于书!”
说这些时,赵良望着李铮。
他想在李铮的面上,瞧出愤怒来,可李铮的面上,就只有平静。
“尚德君所言之事,件件俱是大事,件件都可惊天动地,尤其是这最后一件事,更是难上加难,须知要为皇帝正名,那只能是皇帝去做,难道你要让大乾皇帝,替你做这些吗?”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赵良已经想到了。
他就是不说。
“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辅佐李湛做皇帝,只有他做了皇帝,才能替我做到这些,我的条件,你们能答应了吧?”
“那做了皇帝之后呢?”
李铮望着赵良。
“也很简单,要么我杀了他,要么他杀了我,至少共同的敌人没了,这难道不好吗?”
赵良沉思了一阵。
他也没有理由能够拒绝。
“不得不说,这是个好主意,一个二皇子也无法拒绝的好主意,但我有一个疑问,尚德君如何能做到这些呢?”
目标已经提出来了,至于如何施行,他还没有说呢。
“妖后的谋划,主要有四,一,攻伐齐国,来讨好夫子;二,拉拢魏国,来制衡齐国;三,再兴科举,以削弱氏族;四,再立军镇,以加强统治;五,拉拢皇子入皇都,形成平衡局面,六,就是赵国了,对也不对?”
“大致就这些了!”
赵良给了肯定。
“那好,我就和你再说一说。
有我在,攻伐齐国的事,必定不成;
有我在,拉拢魏国,也当不成;
再行科举,是个好计策,可需得强有力的手推动,司徒明月做不到的;
这两个军镇成立的前提,是要拉拢魏国,魏王不答应,也成不了;
其余几位皇子根基不深,他们翻腾不起多大的风浪,就连李旭阳之流,也什么做不了的。
赵国如何,还不是得看李湛。
好了,你数一数,这六策当中,我能做成多少,哪一些必须要我来做。”
这就是李铮的自信。
赵良埋着头,认真的想了一想。
“尚德君算无遗策,我信了,那你认为,除了这些,我家二皇子还应该如何做?”
赵良这么问,可以算是向李铮请教。
这也是说明,他要答应了。
李铮起身,走了两步。
又转过身来。
“回去告诉李湛,让他只做这几件事,一,亲近夫子,与之多走动,记住,要投其所好,二,拉拢军镇氏族,在必要的时候,要给他们承诺,齐国的大败,让他们损失惨重,正是个好机会。
表面上要为司徒明月效力,暗中才为自己积攒势力,尤其是要重视自己的名声,四,散布谣言,处处昭示自己贤能之名,剩下的就由我去做。”
“挡在我家二皇子面前的最大阻力,就是司徒明月,尚德君的计策中,似乎没有说,具体要如何对付她?”
赵良很善于思索。
一下子就道出了关键。
“李湛身在大骊,自然要与妖后虚与委蛇,对付她的事情,就由我来,我会借用我的所有手段,来打击司徒家的威望,来打击妖后的实力。
妖后的实力弱了,相应的,李湛的实力就加强了,彼消此涨,等他可以倾覆朝堂时,那就找借口废掉皇帝,自己登基!”
到这里,赵良心中,再无疑问。
“尚德君的能量,我见识过了,尚德君的计策,更是高明,如此,我就为我家二皇子应承了这事。”
赵良走后,关代送他出去。
李铮身边,独留下了李信。
“听公子的意思,公子是真心要辅佐李湛做皇帝?”
“对的,李湛做皇帝,会造成司徒家和赵氏的彻底对立,一个皇族外戚,一个百官丞相兼方国王族,他们的争斗,会真正将大骊一百多年积攒下的威严,消耗殆尽,李湛才是乱天下的第一人。”
李信重重点头。
他震惊于公子的谋划之深。
“那光是打击司徒家的势力,就能让李湛上位吗?”
“有可能,但不保险,我问你,司徒家的弱点在哪里?”
李铮反问。
李信想了一阵,摇摇头。
“当然是李乾了,他才是皇帝,没有了李乾,司徒家什么都不是。”
“那公子是说……”
“不错,该到用时就得用,等李乾能够与妖后抗争了,才去做这一步。”
李铮虽不在皇宫内,但与皇宫,可不是完全脱节的。
“公子,这些我都会准备的!”
“必要时候,让镇龙门接应,一个十三岁的孩童,能有什么错呢!”
李铮想到了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