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乱麻(2/2)
永王的这个做派,黄琼只是用下巴指了指那边的皇帝,微微的摇了摇头。而相对于永王,那边在黄琼母亲离开大殿之后,那种无形压力总算尽去的太子。若不是身后的太假一把搀扶住,差一点瘫软在地。
这倒也不怪这位太子太过于窝囊,而是实在没有几个人,能在黄琼母亲那冰冷中带着三分威严的目光,凝视之下还能坚持的太久。尤其是黄琼母亲身上,散发着的那种不怒自威的威严,会给被她盯上的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而这位太子爷,则很不幸的是在场诸王、公主,外加一大群嫔妃和群臣之中,被黄琼母亲用这种目光盯得时间最长。这位太子爷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若是换了其他几个皇子,恐怕还不一定能坚持同样的时间。
母亲在抱走了自己的幼妹之后,在大行皇后大敛后其余停灵期间,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带着寿阳公主,来给她自己母亲磕头。待寿阳公主磕完头后,母亲都会给大行皇后亲手点上一炷香,静静的站在灵前,待香燃尽之后便带着寿阳公主离开。期间,从没有说过一句话。
黄琼那位皇帝老子,每天当黄琼母亲出现在灵堂的时候,也都会不约而同的赶过来。虽然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但就那么肩并肩的,站在大行皇后灵柩前。给在场的几乎所有人感觉,这二位才是真正的夫妻一样。
即便是太子与蜀王,对这一点都很是有些不满。但每次看到黄琼母亲那种眼神,两个人却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直到停灵期满,大行皇后的梓宫从皇后寝宫正殿,移往城外殡宫的时候,这种多少让人感觉到异样的做法才停止。
在跟随移灵队伍,护送大行皇后梓宫前往殡宫时。当送殡队伍离开宫城那一刻,黄琼无意之中回首,却发现母亲抱着寿阳公主,与皇帝一同站在宫城的城门之上,看着送殡的队伍缓缓的向着皇陵方向前进。
见到这一幕,黄琼心中更加的糊涂了。他知道,母亲这些有些异常,让人说不出滋味的做法,绝对不是再向着已经去世皇后示威。以母亲的为人,这种下作的事情是断然做不出来的。况且以母亲超然的地位,也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但母亲这种做法,究竟意欲何为,黄琼却是半点头绪也摸不到。更让黄琼看不懂的,还有自己的那位皇帝老子。他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这位皇帝老子,这种举动的背后究竟暗藏着什么样的含义。一团斩不断、理还乱的麻团,黄琼也只能这么想。
黄琼心中的胡思乱想,一直到送殡的队伍,来到位于洛阳以东百余里,位于巩义境内皇陵区,才彻底的停了下来。虽说皇陵所在的位置,没有选在京兆府周边邙山山区,而是选在了距离京城百余里的巩义境内,让黄琼多少有些好奇。
但对于他来说,也不算是太奇怪。中国古代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但凡有点余财的,选择墓地首要便是看风水。按照习惯来说,邙山的确是风水宝地,否则古语也不会有云生在苏杭,葬在邙山。
可眼下经过历朝历代的修建,邙山周边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好的风水宝地,来容纳新的帝王陵区。好一点的风水宝地,早就被先来者捷足先登了。剩下的,以黄琼前后两世为人的眼光来看,除了土质还算不错之外,按照风水学说来看,已经没有什么上好的吉壤。
对于风水学来说,黄琼其实是不陌生的,甚至可以称得上半个专家。要知道前世搞盗墓的人,要想找到地面上已经看不出任何标志的大墓,除了很容易被发现的调查研究之外,剩下的到有一半要靠对风水的了解。不了解风水学,还搞什么地下工作?
估计不是早就饿死,也早就被警察叔叔给专政了。要想找到值得一挖的大墓,学好风水学才行。前世可谓是下过苦心的黄琼,在这方面绝对可以承的上半个专家。在加上前世,有从事的是某种特殊的,见不得光的特殊行业。
黄琼一向认为自西晋以后,就风水学来说,洛阳周边的邙山山区,已经没有太多的吉壤可以入得了帝王一级陵墓。而大齐朝迁都洛阳以后,历代帝后的灵柩又不能千里迢迢的在转运关中。
如果选择在洛阳周边的另寻吉壤的话,向外扩展寻找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巩义虽说已经位于邙山南缘地带,但这里头枕黄河、脚蹬嵩山,也算是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尤其是嵩山山脉,一向号称中岳,山势之险固宏伟,远超过只有高度几百米的邙山地带。
而且这里距离京兆府,也不过百余里。历代皇帝无论是下葬还是祭祀,也都要方便的多。居于帝王陵墓的特殊性,在风水的选择上估计目光也都差不多吧。所以黄琼认为,大齐朝在东都皇陵,与自己前世记忆中的北宋,选在一个地方没有什么好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