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怪我过分年轻(1/2)
只有分镜头画稿和脚本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分镜头剧本,等到电影真正开机以后,那时的拍摄和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剧本为直接依据,所以分镜头剧本往往也被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
其实如果追求完美的话,沈宇甚至还可以连某些镜头需要的背景音乐风格,某段剧情的剪辑调色要求等等都提前写好,不过这两样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中要求不高,以他自己的水平也能够胜任,就不必花这个冤枉钱去请配乐师和剪辑师了,也就不需要提前在分镜头剧本里做什么标注了。
说起来,文字剧本才是分镜头剧本的基础,但这个沈宇可没有,他还在等泰瑞那边的消息呢。
不过沈宇的系统里面可是有着电影成片呢,有这个做参考,沈宇做出来的分镜头剧本反而更加完善。
比如某场戏灯光怎么打,摄影机怎么运动,演员如何走位等等,别的编剧、导演只能拿着文字剧本去琢磨、去思考,依靠一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力来进行设计,然后标注在分镜头剧本里。
可是沈宇呢?他可以通过电影成片的画面,再结合原身的导演知识,直接推测出来。
即使有一些拿不准的地方,等到实际拍摄的时候再跟各个灯光师、摄影师等专业人士稍微沟通一下,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难度,只要沈宇能说清楚要的效果,这些专业人士基本上都能轻易给出解决方案。
两相结合之下,沈宇试着画了几页分镜头剧本,除了画工相当不错以外,其它诸如演员走位、灯光、运镜等等文字说明,也写得非常详细、非常专业。
也就是说,沈宇做出来的分镜头剧本,甚至比原身那种导演界的萌新还要优秀许多,除了他的美术功底以外,还有就是系统提供了成片可以让他参考和分析,哦,也少不了原身提供的一些导演专业知识。
不过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电影的风格,沈宇现在的难题不是画分镜头和设计脚本,而是“听写”出那庞大的对话量。
相对于四季分明的纽约,沈宇还是更喜欢西海岸的阳光和海滩,怎么说来着,加州风情。
此刻沈宇就坐在洛杉矶的一家咖啡馆里靠窗的角落,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颇有耐心的等待着他的客人。
在系统里看完电影后,那种记忆犹新的感觉确实很棒,不过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只能保持一天左右。
后来沈宇在系统里面查到了说明,如果是一集几十分钟的电视剧,那持续的时间会更久一些,而换成一些长达两个小时甚至更长一些的电影,那种记忆就只能保持不到一天了。
离开那种状态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沈宇记忆中的镜头就会慢慢变得模糊和错乱,尤其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种有着大量对话的电影。
好在观影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退出,沈宇每次进系统里面看个十几分钟,再退出来补充完善剧本,等到记不太清楚了,就再进去观看一番。
就是依靠这样的方式,沈宇才把电影中大量的对话渐渐复制到了他的剧本当中,他可没打算等拿到文字剧本再去慢慢完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