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晋霸春秋 > 第55章 成周之行

第55章 成周之行(2/2)

目录

这些事情完结之后,就剩下麦种的问题亟待解决,于是,申生带着梁余子养、先友、狐偃、魏犨及一干士卒前往成周采购麦种,得益于秦穆公和虢公赠送给他的大批财货珍宝,申生至少此时在钱财上还算宽裕。

不过,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坐山吃空可不是申生的性格,况且虽然现在和戎王的关系尚佳,未来怎么样?一切还都是未知,所以申生此次入成周不单是为了采购麦种,更是为了开拓产业而去的,也算是为他和士卒留一条后路,狡兔三窟,居家过日子,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申生一行百余人乔装改扮成来往于伊洛戎和诸夏诸夏之间的商人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成周。

申生既然准备在成周做生意,当然是有准备的,本来申生是准备借助伊洛戎的羊群众多的有力条件发展个毛纺织产业的,后来发现根本行不通,搞毛纺织产业对羊毛是有要求的,伊洛戎所产的羊毛根本就适合搞纺织,无它,羊毛太硬,大致还属于那种刚刚驯化的野羊范畴。

适合搞毛纺的一般是绵羊和山羊,而且气候越冷,海拔越高,羊毛越是柔软,所以,后世新疆出土的毛纺织物较多,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搞毛纺织行不通,但是伊洛戎之地确实是一块宝地,兽皮、毛毨甚至兽筋、兽骨,奇珍异草等等,几乎可以说遍地是宝,戎人不懂怎么玩经济,但申生懂啊,虽说申生玩经济的水平在后世也就是一小学生水平,但在而今,不敢说有多高,割几波韭菜想来问题还是不大的。若是运作的好了,伊洛戎和诸夏两边都是他的韭菜地

甫一进入成周,入眼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洛邑人口众多,在此时居住在洛邑的人口就有十一万之多,是此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入城沿着大道走不远,便是逵市,所谓逵市就是内城与外城之间大道两边的集市。

说起来,坊市制度在此时还只是个萌芽,虽然也有固定的交易地点,但是并没有太严格的规定,更不像后来专门给商人划定一片区域,只允许商人在那一片固定的区域内交易。

商人在此时的地位并不低,至少不会像后世士农工商,商居最末。

此时大部分商人的服务对象是各级贵族,主要承担的职能有二,一是为各级贵族出售商品,二帮助各级贵族购买商品,商人在这中间是可以赚取差价的,虽然在价格上或许会受到政府的操控,但是很少会发生强买强卖的情况。

像郑国和齐国,商业的环境和氛围都是出了名的好,郑桓公初在东方立国时,便与商人约定“尔无我叛,我无强贾”,直到二百多年后,子产执政的时候,这个盟约都依然有效,当时晋国执政韩起想强卖郑商的一块玉环,最后闹到子产那里都没买下来。齐国更不用说,管仲改革,大力发展商业。

随着礼乐秩序的崩坏,工商食官的局面也渐渐被打破,出现了一些不依附各级贵族的个体商人,当然了,这些商人的规模还比较小。

如果申生想要割韭菜的话,进入洛邑首先要作的就是要和王城的各级贵族搭上线,不过却不能用他晋国太子的身份,而是用一个普通商人的身份。

申生率人穿过逵市,在一家二层小楼前停了下来,因为那小楼前竖着一根木杆,杆上挂着一面布旗,旗上用大篆写着两个字逆旅旅店。

ps:十二万字了,至今一个推荐也没有,各位大佬有书单什么推荐资源的,帮忙推荐一波吧,不然这样下去肯定血扑,中梦在此先拜谢了。这是最后一章过渡章节,接下来就是精彩的故事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