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接头(1/2)
天还没完全亮,张晓儒怎么也睡不着了,索性爬起来。
这是晋东南的双棠县,一个叫淘沙村的小山村,村民大多住的是土窑洞,砖瓦房少而又少。
张晓儒家有两孔靠崖土窑洞,他睡东边这孔。
窑洞晚上是他的卧室,白天是杂货铺。
既然是杂货铺,自然什么都卖,货架上摆着:肥皂、香皂、毛巾、,年纪跟张晓儒差不多,但要瘦小一些,圆脸,眼睛不大,穿着短褂,裤子短了一截。
脚下的布鞋,更是破了一个洞,脚趾头都露出来了。
关兴文与张晓儒从小一起玩到大,张晓儒离开淘沙村去太原杂货铺当学徒,两人才分开。
两人虽然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
在张晓儒的引导下,不久前关兴文和张晓儒一起,参与了二分区组织的割日军电话线行动。
“剪鞭炮。”
张晓儒正拿着一挂鞭炮,准备从中剪断,听到关兴文的声音,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关兴文手掌在柜台上一按,人就坐到了柜台上,好奇地问:“一挂鞭炮怎么要剪成两半?”
“这是张财主家定的,不要说剪成两半,就是分成三截,也很正常。”
张宅的主人张远明,是远近闻名的大财主。
他不比一般的财主,除了田多,可以出租土地外,还放高利贷。
张远明放债时,首先会弄清债户的家产,放债后到利息超过债户全部财产时才结算,一结算即将债户的全部财产吞没。
张晓儒办这家杂货铺时,组织上没有经费,他也向张远明借了两百大洋。
但张远明也是方圆十里最有名的吝啬鬼,待客的茶叶泡过一次后,还要晒干再泡,一挂鞭炮剪成两半来放,太正常不过。
关兴文叹息着说:“真不知道他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张晓儒冷冷地说:“像他这样的人,唯一的兴趣,就是躺在钱堆里。”
张远明在日本人没来之前,就横行霸道,吃村啃社。
日本人来之后,更是变本加厉。
关兴文家每年都得给张远明交租还息,他也到娶媳妇的年纪了,还得向他借高利贷。
想到这里,他突然特别痛恨张远明:“总有一天,要打倒这个恶霸。”
张晓儒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着说:“放心,会有这么一天的。”
关兴文突然低声问:“三哥,什么时候再带我弄东洋鬼子?”
张晓儒连忙伸头看了看院子,没发现外人后,才低声说:“急什么?以后有的是机会。”
关兴文仇恨日本鬼子,也愿意抗日,只是有时候较鲁莽。
出门的时候,张晓儒特意把一个长方形的黄底,上面写了个“亚”字的新民会会徽,别到了胸前。
关兴文撇了撇嘴,指着新民会的会徽问:“三哥,你戴这玩意,就为了跟那帮人拉近乎?”
张晓儒点了点头:“这是为了更好地做事,以后,你也要弄一个。”
关兴文的圆脸顿时化作苦瓜脸:“饶过我吧,让我讨好他们,下辈子吧。”
张晓儒看了一眼门外,压低声音,劝导着说:“这是必须的掩护,你得适应才行。”
关兴文一愣,眼中露出思索之情,突然恍然大悟地说:“这是不是跟杀牛一样,先拿块布蒙住它的眼睛,再给一刀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