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 难忘的过年之事(2/2)
顷刻,我发现游戏是个智慧器,对大人和孩子的成长都有帮助,处理好了会光芒四射,处理不好也可能会生成点暗淡。我问:“今天‘林对儿’这关是怎么打过去的?”
“是与爸爸合作打过去的。”
“爸爸打游戏比较愚钝,但作为一种微小的力量,加到你的事中却克服了难关。喜乐,人世间,没有什么学问能比学会与人合作更重要的了。怎样与人合作,它不在书里。爸爸不希望你一个人独自霸在电脑前打游戏,希望能有小朋友一起跟你分享游戏闯关的经验。”
“爸,我们同学都不会玩。”
“比你大得学生呢?人要学会积极向比自己强的人请教。”
“爸爸十一点了,我想再打一遍‘林对儿’这关,今天是我第一次闯过这关。”
“那我就在一旁为你加油。”
任何事情一经点破就没有多大难度了,儿子接连几次打败了“林对儿”,并为自己喝彩。
过年的时间好似比平日里短,一眨眼到了年十五。中午,我和妻子正在家看电视儿子一古脑冲进来,说:“一会,我和奶奶坐上大爹的车去要银川二姑家看晚上的社火。”
“你哥去吗?”我问。
“哥哥想去,大姑不让去。”
“为啥?”
“作业没写完。”
“那你的作业就写完了?”
儿子听出了话的味道,静默了,似乎出气都在肚子里进行。过了一会他小声说:“我是按计划写的。”
“真是在按计划写的?”
“真的。”儿子明显不安,脸色严肃,眼神明显有怯意,说,“我写作业的时候你们都看见了。”
“坚持的倒是蛮好的。”我说,“一个有持久力的孩子,想去那里去不了呢!”
“爸,你同意让我去银川了。”儿子马上接过我的话。其实他并不懂我说话的含义。
“是。”
儿子一下扑到我身上并用手紧紧抱着我,似乎想抱出点什么。我摸着他的头,说:“好了,快准备出门的东西。”
儿子松开手,像个小幽灵从家的这头飘到那头又从那头荡回这头,三转五转,就整理好了书包、毛巾、牙具等。
“儿子出门出成老油条了,”妻子说,“你一个人在二姑家能坚持写作业吗?”
“妈,我不是一年级的王喜乐了,我是二年级的王喜乐,你是不是不相信我写作业的实力!”儿子用幽默的语调说。
“喜乐,上学期刘老师说你的假期作业是凑合完的,这次爸爸不想让老师再批评了。”我说。
“这次作业一定不凑合,”儿子一本正经地说。
“从银川回来就快开学了。你必须在银川把作业写完。”我说。
“行。”儿子回答的很干脆。
“《寒星的故事》读完了吗?”
“快了。”
“那是你获奖的书,一定要读完。”我说。
以后的十天里,天气越来越暧,同学、朋友相聚成规模之势,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日子排得满满当当。可一回家,心里总是别别的,因为孩子在家时家里感到满满的,他一走,一切似乎空空的!
“咋,想儿子了?”妻子说。
我涩涩一笑,说,“好像你不想!好在明天就回来了。”
第二天,下午五点半,银川的班车准时到达。一见儿子,全家欢笑,才离开十多天他好像又长高了。在回到老妈家的谈话中,儿子对油炸羊肉串热心到了极点,有点饥不可待的味道。我说:“羊肉串好说。明天开学了,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
儿子从书包里掏出作业让我看。
“质量不错。”
“也就是二姑拧得紧,要不是一天疯玩的哪给你写作业。”奶奶说。
儿子脸上露出窘态和委屈。
“写完了就是进步,就是自己管理了自己。”我摸着他的头说,“你怎么突然这么想吃油榨羊肉串了?”
儿子的脸色刷地转回来,说,“昨天我和二姑做油榨羊肉串,特好吃。”
“原来是这样,一会去买两盒,晚上回家让你妈给你榨。”我一边掏钱,一边把话说给妻子听。
从母亲那回来,儿子嚷嚷着要自己亲自榨羊肉串,并说他在二姑家自己榨了好多串。我被儿子眼中的“火”烧动了,对妻子说:“儿子常帮家里做事,他相信自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呢。”
妻子在我和孩子的规劝下,与我来到客厅。正看着电视,我听到一种特别的声音从厨房传过来,回头一看,厨房里火光冲天,我和妻子急忙冲过去但眼前的场景让我的心瞬即凝固了。只见儿子用一双小手紧紧握着炒瓢的把子,油正在里面猛烈地燃烧,但他似乎并不惊慌,他用一种自信的神态端着炒瓢向外挪步子。我的双眸把难以置信的画面永久地收藏在了我们大脑记忆中。
我狂了起来。内心像是火山被超级寒流瞬间冷冻又瞬间喷发。我无法控制住自己狂乱的心,沸油的声音燎的我浑身灼热,我向上帝祈祷——儿子你千万不能松手,你正处在极度危险之中。我小声说:“喜乐,别怕,爸爸来帮你。”
“爸,我不怕。”
我大吃一惊。面对燃烧的炒瓢,儿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顿时,我心里有了依靠也感到了自己的存在,我赶忙走过去,小心地从儿子手中接过了炒瓢。
“吓死我了,吓死我了!”妻子过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抱着孩子不停地说着同一句话。待她进一步清醒,一股火地说:“全懒你爸。完全是个半吊子。对孩子太不责任了。”
“妈,你别说我爸;没事,我不怕。昨天在二姑家是用煤气灶榨的,火得大小很容易控制。”儿子说。
“咱家的煤气灶在小凉房里。冬天的暧气炉子的火一旦烧起来比煤气灶厉害多了。炸东西必须把下面的封火盖子封住一大半才行。”我给儿子边示范边解释。
“这下我知道了。”
“喜乐,妈妈给你榨。”
“不用。”
儿子的嘴比较厉害,硬把我和妻子劝回到客厅。
“你儿子真可以,”妻子用这句话把对我的怨气丢去了一些,她说,“这件事说给天下人谁会相信!我做饭,油着了都吓得乱叫。从上次在大連与儿子走失,到现在儿子端着油锅自己向外走,我清楚地感到儿子体内有种学习以外的东西在成长,刚才我心还慌得要命,现在坐在这里反而有种幸福的感觉。”
“这种敢于处理问题的素质,是玩与自然教育必然产生的结果,并不奇怪。这些年,儿子与小朋友玩耍中发生了争执并学着处理争执的事不知多少,但勇气上升到这种程度我也没想到。”我说。
我和妻子嘴里说话,眼晴却紧盯厨房的门,生怕再出现什么情况。厨房不断传出炸羊肉串的声音。儿子正独自一人向他最近的梦想前进。其实,说话归说话,我的心一直像受惊的蝙蝠乱扑扑地飞,生怕传出炸羊肉串以外的声音。
“儿子这么小让他一个人干这么危险的事,要是出点问题那不让别人笑话死。”妻子有点伤神地说。
“是啊!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还干什么,如果家长不有意创造机会让他去些什么事他的勇敢精神从哪来?”
“你就相信你自己。如果书本知识不能带来勇敢,学生天天上个啥学?”妻子反驳说。
“书本不能带来的东西太多了。别得不敢说,书本知识绝对不会带来勇敢是肯定的。人只有经历实践,才会拥有更为强大的自我进步的勇敢能力。”
“孩子的进步让我没理由不相信你,但你的胆子也太大了,说你不管吧,你不时的与孩子谈些成长中的事;说你管吧,孩子整天跑的像疯子一样。凭心而论,二年级后儿子确实省心了,可我老觉得他太自由了,这样下去,将来长大了大人管不住咋办?”
“你看你又回到以前的老问题上了。让孩子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将来不管孩子,孩子若将来有了自制力,省心了,不用管了你还管他干什么?闲不闲!”
妻子笑了。在紧张而徬徨的心情中当儿子学着店小二的声调,把一盆油炸羊肉串放到我们面前时,我俩悬着的心才安然落地。
儿子首先给我和妻子每人一串,让我们先吃。我们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他这才喜形于色地拿起羊肉串大吃起来。
吃完羊肉串,儿子驱动匀称的四肢,迈着灵活的步履,几个来回把茶几收拾干净。说,“爸,油锅还在灶架上,油还烫,一会帮我把它装进油瓶里。”
“喜乐,你今天的举动太叫爸爸佩服了,不觉中你身上原有的依赖性和忧柔寡断劲不见了,你已不是原来的王喜乐了!你的勇敢展现了一种美,这种美让我们家对你产生了憧憬。但在赞赏你的同时,我想从理智的角度向你提出个问题。”
“啥问题?”
“你现在什么最重要?”
“玩和学习最重要。”
“错。”我说,“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最重要。今天你面对着火的油锅,勇敢而稳健的进行了处理,但这种勇敢没什么值得自豪。”
儿子的脸一下变成苍白,嘴巴张开又合上显出不解。他严肃地注视着我,整个神态就是“不理解”三个字。
“爸爸,为啥那种勇敢不值得自豪?”儿子动了动嘴,身子却坐在沙发上像尊雕。
“假如油锅掉下来会怎样?”
“我被烫伤。”
“出现危险,家里有没有人可以帮你?”
“有。”
“遇到危险,在可能的情况下首先要求助别人帮助,这样危险就会迅速减小。”我说,“假如你在路上看见坏人干坏事,你上前同他斗争对不对?”
“对。”
“错。”
“书上、老师都这么讲。”
“书上、老师讲得都不对。你还太小,根本不具备与别人争斗的身体能力,那种行动不是勇敢而是无知,你最佳的选择首先应隐蔽起来,然后悄悄打110求助于别人。我再问你,夏天游泳有人溺水你去救对不对?”
“不对。”
“为啥?”
“这与前面与坏人作斗争的例子一样。我不会游泳,就说会泳但力气太小根本救不了人,去了也是自己白送死。”
“喜乐,你真聪明。今天你若一个人在家你的行动是正确的,人必须有独自克服困难的勇气。但我们也在家,那你今天所做的就成了错误。”
人若对勇敢有了正确理解,就会在独自中不停的转换性情,时间长了会产生道理之心。“明事做人,懂理做事”是决定人生未来的基本面。倘若王喜乐12岁时有了这种心,无论将来学业高低,人生也会有个永久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