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孩子的进步 > 第三十四章 掰幸福

第三十四章 掰幸福(2/2)

目录

“它说明儿子在得到着一种安全的东西,可能是可靠的玩伴,也可能是高明的玩法。这些都是孩子的幸福。不要老想着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关怀那方面的事,要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关怀所产生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小。说实话,人生在世幸福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幸福能翻天覆地,主宰日月星辰。幸福每时每刻都从每个人身边走过,甚至站在你面前等着你,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发现并享受幸福。我的教育就是要提高孩子去发现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一旦孩子有了自已的方向,就会从事物中不断主动改善自己,并获得善良、勇敢、友谊的支持,孩子有了这些属于自己心灵的东西,长大了也就会有爱父母,爱家庭的责任心。”

“一说儿子的问题,你从不来说说怎样管好儿子的学习,怎样提高考试成绩,尽是这些有星星无日头不着边际的话。”

“教育是种更新人种的生活,只有经历现实,孩子才能把内在的恶赶出心灵,长大了他能把心放正,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如若十二、三岁之前能把孩子的心塑造成一颗美丽的种子,那他以后就有挑战青春期中迷茫与失败的心力,也就是俗话说的自我矫正。这样,家庭的生活才会像正午的太阳那般温暖。”

“但高考分数呢,那才是最重要的啊!”

“高考分数是重要,不过,十二、三岁之前是培养责任心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将一辈子的反叛力也会很大。”

“想想现在高中的学生,这种现象确实越来越明显。”妻子略有所思地回答。

“芦苇离不开水,一旦没了水就会立即枯萎;树木能砍断,但断了还会发芽。有的人屡经失败还能重生,而有的人身在人间,心就像海水尽绝、江河干枯一样。我想让儿子成为一个能经的起失败的人,乐于接受现实的人。”

“不过,现在儿子有了进步,嘲讽你的人也少了。昨天数学陈老师问王喜乐九月份数学考了多少分,我说97分,他说他丫头天天辅导,还学奥数,才考了95分。当时我心中第一次有了种幸福的满足感。”

“其实,许多家长都是为了得到这种无用的满足,在不知不觉中用学习伤害着孩子,使有些孩子失去获得幸福的能力,越大越差,最后什么也提不起来了。”

“不管你说什么,但孩子考出好成绩,超过了别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妻子说,“唉哟,二点多了,不跟你胡扯了,我地去美容院。”

妻子走了。我在家中呆着没事,出了家门,看到房角处儿子正与五、六个小朋友弹溜溜。一个叫门门的小朋友说:“王喜乐,你爸来了。”

“没事。”儿子头也没抬随口说。

“你不怕你爸?!“另一个小朋友用惊叹的口吻说。

“那有啥怕的。我在家打游戏都随便。”

“你还敢在家打游戏!吓死我了。”门门吃惊地说。

“我爸还帮我打呢!”儿子得意地说。

儿子用吹牛的语气侃他在玩方面的自由,小朋友羡慕地问这问那。他们弹溜溜的规则与我们小时候玩的不太一样,但所有人玩的很明确,发生争执都要服从规则。想想这些八、九岁的孩子都能坚决维护游戏规则,如若教育不能培养出善守规矩的优秀人才,那政府就不会有好的领导,也不可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政府来身就是问题的来源,这样的政府只能将国家创造成人文沙漠,想到这走过去说道:

“喜乐,我去奶奶家干点活,你到远处玩的时候别忘了锁家门。”

四点多,我从老妈家干完活回来,进家一看儿子正和门门玩游戏。他忙解释:“爸,门门不相信我敢在家玩游戏,也不相信我有那么多游戏,说我吹牛,我才打开电脑的。”

“喜乐,你有勇气证明自己这是好事,但证明完了该怎么办?”

儿子关了电脑,带着一脸幸福出去找朋友玩去了。我坐在电脑前细想,儿子证明自己举动的本质是什么?这个举动,实质上是孩子正在创建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独立的自己。但这种独立需要在别人的承认下才能成长。这就跟大人常说的“要给面子”中的道理,有很多相似之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