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 别给脸不要脸(1/2)
那管事:“如果哪位老板买了五座作坊,今年虽只能织出一万三千匹丝绸,但还有几笔收入,容小人算给各位老板听。每五座作坊,一是能分到李一两六万五千亩桑田之五分之一,便是一万三千亩。这些桑田都是上好的良田,每亩能卖到市价五十石,折合现银五十两,一万三千亩便值现银六十五万两,可抵上等丝绸六万五千匹。一万三千匹加上这六万五千匹便有了七万八千匹。此外,李一两共有绸缎庄一百零七家,都是繁华闹市上等铺面,一个铺面按平价折卖也能卖到五千两银子,二十家铺面便能折合上等丝绸一万匹。这就有了八万八千匹。还有,李一两这一次借给稻丰村一百船粮食,每船一万八千石,共计一百八十万石。五分分一,五座作坊可收粮债三十六万石。可值上等丝绸三万六千匹。这是硬账,算下来,哪位老板买五座作坊,今年就可赚丝绸二千匹。”
几个商人听他这一番细算,心里都有了底,脸上却依然没有表情,只是又开始在私底下低声交谈起来,自古商人逐利,他们需要能取利益最大化。
刘禅望了一眼立刻对那个管事:“没你的事了。”接着吩咐押他的人:“押回牢里去。”
两个兵士立刻押着那个管事走了出去。
刘禅接着转对那几个还在交谈的徽商:“各位现在心里都有底了吧!我们现在把约签了吧。”
几个徽商都停止了交谈,望向那位老年徽商。
那位老年徽商说话了:“可还有一项,便是织十万匹丝绸所需的生丝,按市价怎么也要二十万两银子。算上刚才那些账,我们还得亏损十八万两银子。这个亏损怎么办?”
刘禅慢慢望向几位商人:“这正是我要跟各位说清楚的。照刚才的算法,各位是要亏损一些。可这一次只要谁接手了李一两的作坊,谁今后就是织造局的宫差,也就是我江南官府的官差。凡这次愿意接手五座作坊者,你们原来的作坊还可以并过来五座,十座作坊一律免交赋税。今年十万匹丝绸所需的生丝一律以官价也就是市价的一半由官府代为收购,那你们的亏损也就只有九万两。还有今后十座作坊所需的生丝,也一律以官价向桑农收购。免税一项,加上半价收购生丝一项,这笔账算下来,十座作坊今后每年能多赚多少利银,各位心里应该明白。”
几个徽商依然没有什么表情,只让那个中年徽商问道:“我们每年十座作坊需向宫里缴纳多少丝绸?”
刘禅:“这有定数,每座作坊三千匹,十座作坊每年只需向宫里上贡三万匹丝绸。”
几个徽商立刻在心里盘算起来,接着又是一番交头低谈。
那个老年徽商代表大家表态了:“请二位大人见谅。李一两的作坊恕我们不敢接手。”
刘禅立刻急了:“谈了大半天,账算得这么清楚,你们不接手了?”
那老年徽商:“刚才何大人也说了,有许多商家愿意接手,既然如此大人们就找别的商人把,我们庙小供不了这么大的菩萨,我们就退了。”
一句话把刘禅顶住了。
刘禅:“可吴将军的面子我们退不了。这样吧,每五座作坊今年交八万匹丝绸。这已经是底线了,你们要明白。”
有几个商人禁不住露出了喜色,那老年徽商却脸色更阴沉了,瞪了他们一眼,又转望向刘禅:“刘大人,一句话你老就给我们减了十万匹。就是不知道宫里会不会同意?”
“这就不是你们该问的了!”一向轻言细语的刘禅也有些动气了,“我是江南按察使,我说的话担子自然我担。”
“那从明年开始每年上贡的丝绸能不能再减些?”那个中年徽商紧接着又提出了条件。
刘禅有些动气了,:“可以。每五座作坊每年减一万匹。”话语之间已经走了愤怒的意思。
“那我们就认了!每人接手五座作坊!”那中年徽商立刻大声答道。
“好!”刘禅在腿上一拍,站了起来,“现在我就可以跟你们签字画押,然后再拿到织造局让小金子公公签字画押!这下你们应该放心了吧?”
“还是再缓缓,再缓缓。”那个老年徽商似乎更担心了,望了望另外四个徽商,又转望刘禅,“大人是不是让我们回客栈再商量商量,明天再签约也不迟。着急也不用急在这一时半刻,您说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