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石油紧张 单晶硅制成(1/2)
第十一章石油紧张 单晶硅制成
听宁德如此坦诚,张知木说:“宁将军,我们是不事先和您谈过这事,我也相信您冷静下来后,也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www.126shu.com”
宁德想了一下,点点头说:“张总,您说得对!我现在带着军队是窑岗军队,我不会做对不起窑岗的事。孙大人是没有别的办法,他认为只有继续做一个忠臣,能再立点儿功劳,或许皇会原谅他打败的罪责,能饶他一命。当我没有听他的,告诉他,我带的这支军队是窑岗的,不能听他的时,孙大人是大怒。我劝他跟着窑岗一起干吧,他是说啥也听不进去。我所以没有马把孙大人找我的消息通知家里,也是有一个私心。我是想说服了孙大人之后再跟家里说,孙大人终究是一直信任我的老长官。可是一直到我们准备往回走了,孙大人也是不吐口。我想回来再说吧!可能是受我们要回窑岗的触动,孙大人心也动了。再说,他在我们营,我随他便走。他也看到了我们的军队和以往军队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武器,官兵的精神状态也不同。特别是他看到士兵们能自己写家信,更让他觉感到吃惊。临走前一晚,我们两人一夜没睡,几乎谈了一夜。最后他算是被我说动了。天一亮,他跟我们一起回来了。一路,我也不停的跟他介绍我们这里的情况,他也是越来越感兴趣。我们一到兰州乘船到包头,孙大人简直惊呆了,以前这边最困难的是路途不便,现在能通船,实在是太方便了。到了窑岗,他不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身体,都和在河西那边大不一样了。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一切变化都会这么快。”
由于有些激动,宁德是连续说了很多话,说的口渴,不得不停下来喝水。
张知木说:“宁将军!我看这样吧,今天呢,先到这,您也先回家去看看。等李魁过来我们再听听你们河西的事。”
“好好!”宁德说,“我也是想先跟你们说说孙大人的事,不然怕你们误会。”
“哪里的话,我们都是肝胆相照的战友!”张知木说。
“对!战友这个叫法好。”宁德说。
送走了宁德将军,张知木对陈玉峰和欧阳鹤说:“军事的事我不管了,你们和宁德他们谈吧。他们那边的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民族问题。以往发生回民多次暴动,今后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那都是贪官暴政引起的。”陈玉峰说,“逼的人家不得不反了。”
“这只是其一个原因,”张知木说,“民族和宗教问题是很复杂的。他们暴动有陈叔说的问题,也有宗教人士想通过宗教获得更大的权利,利用了这些因素。我们需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些事。孙传庭在回族人部落呆了一段时间,他会更了解他们。我们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
“张总说得对,民族问题不解决,西北谈不安定。以往都是靠武力镇压,那不是长久之计。”欧阳鹤说。
午,吃过午饭,张知木本来想休息一下,可是李云鹤电话打过来了。电话里传来李云鹤的大嗓门儿,“张总吗?下午清风子师傅请我们过去一趟。”
“啥事啊!你自己去不行吗?”张知木不耐烦的问。
“他说要谈猛火油冶炼的事。”李云鹤说,“这事太重要了。我们的拖拉机越产越多,柴油已经紧张。我们以前存下点柴油也用不多久。你还是过去吧!”
“好吧!睡一会儿再过去,现在顶不住了。”张知木说完放下电话。可是方才困得不行,放下电话又睡不着了。电力问题稍有缓解,石油问题又遇到麻烦了。要是靠延长那个油田根本不能支持以后对石油的需求,可是现在马到玉门采油也不现实,运输条件不允许。
“对了!”张知木突然想到,神木那边不但有煤炭,还是应该有石油的,那边要是能采油,运输还方便一些。看来现在必须加大石油勘探开采力度。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干这事才行。
去窑岗学院的路,李云鹤对张知木说:“我们现在汽油剩的还很多。现在除了工厂里用汽油清洗零件之外,还没有大量使用汽油的地方。可是我们的拖拉机一来,还有快艇、钻机都用柴油,柴油消耗大了。存货已经不多。”
“嗯!你们的汽车搞的怎么样了?”张知木问。
“汽车有以前的搞成过的基础,现在吸取了不少搞拖拉机的经验,汽车会更实用一些,已经在调试。”李云鹤回答说。
张知木以前终止汽车研制,是因为汽车的运输任务可以大部分通过牛马解决。而拖拉机的强大动力是不能用牛马叠加解决的。不过现在到了该搞汽车的时候了,因为汽车的运输能力还是很强大的。
张知木说:“你们现在搞的那种汽车是四轮汽车适合人员乘坐。解决完了这样的汽车,你们要研制专门的运输汽车。可以先搞一下六轮汽车。”
“六轮汽车是啥意思?”李云鹤问。
“是前面两个轮子后面左右各两个轮子,”张知木解释说,“这样后面有四个轮子是不是可以多拉一些货物了?不过汽油机的容量也要加大。有了汽车我们许多大件儿运输容易了。那不是牛马能替代的。再以后还可以搞十轮汽车。那样载重量会更大。”
“哦!我明白了!”李云鹤说,“我以前也认为我们可以靠多拴几匹马可以顶拖拉机用,其实远不是那么回事。我们这次集了很多力量,突击新车型研制。我这次不但安排他们搞你说的,履带牵引车,履带运输车,履带运兵车,履带式挖斗车,还搞了履带式吊车,履带式打桩车。我们要是把这些车型都搞出来,我们今后工程施工,火炮运输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张知木对李云鹤是非常放心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只能完成自己交代任务的李云鹤了。他会根据需要安排整个窑岗的生产的事情,生产有啥需要他更清楚。所以张知木不怎么操心。
来到清风子的实验室,张知木看见李守坛也在这里。
“呵呵!守坛也在这里,见到你一次可不容易。”张知木过去和李守坛打招呼。
“哎呀!我那边太忙了,都是些危险的事,我轻易的不敢离开。”李守坛说。
“清风子师傅!我看不能让守坛总是守在第一线。”张知木说,“应该放手让年轻人大胆的接班儿。象守坛这样的,应该换回来给学生们讲讲课。一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二是也能让他们静一静,把在一线的经验总结一下。”说完,张知木对李云鹤说,“我们其他部门也应该这样进行轮换。搞一段实际工作,再回来搞一段理论工作。大家都有一个静下心来总结提高的过程。”
没等李云鹤说话,李守坛说:“要是能这样太好了。我有太多的东西想总结一下,真的想静一静啊!再说了,回来我也可以参加学院这边的科研工作啊!”
李云鹤点头说:“张总说的是,别说这些一线的技术人员需要这样轮换的机会。连我都想静一静总结点儿东西。我这一阵儿一直有一个想法。我们现在的杂志太少了。是不是可以按照各个门类办一些杂志。大家有啥经验,都可以写出章,发表出来交流。”
清风子听到李云鹤的建议说:“我支持李云鹤的意见,我看我们不能那一本《科学杂志》。我建议搞《化学》、《电子》、《机械》、《医学》、《艺术》,几种杂志。这样各行各业都有交流的地方。”
“你们的建议太好了!”张知木说,“这些东西应该马搞起来。先搞季刊,以后争取搞成月刊。这个化工的清风子师傅担任主编吧,机械方面的李云鹤负责安排人,电子的我问让扬昌负责,医学的让张本贵先生负责、艺术方面让刘班主负责。印刷的事你们不用管,我让我们印刷厂负责,你们把稿件审查好行。也可组织动员大家多写东西。期间还要有科学普及的东西,让大家对科学多了解一些。这件事算定下来,马办。我们每个杂志都要有几名专职的工作人员,否则办不好这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