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锦衣监国 > 第532章 治理

第532章 治理(2/2)

目录

锦尚转过头看着姜宁,笑呵呵的说道:“姜宁,老夫和你父亲前来,没有别的意思。本来就是想来看看你,担心你在沙县一战中受到什么损伤。后来听说你上表天子,表奏麾下文武升迁之事以及开办学院一事,老夫和你父亲就向圣上讨要了天使的差事,借机回来帮助你。”

“帮助我?”姜宁疑惑的问道:“您二老均是朝中重臣,难道还能一直留下来不回京城了吗?”

元鹰伸手指了指锦尚,没好气的说道:“还不是你这个好岳父,逼迫着为父辞了官职,告老还乡,一同回来帮你打理那些琐事么?!你岳父连自己的府宅都变卖了,准备资助与你,你还不赶快谢过你岳父!”说到最后,元鹰原本略带严厉的语气,慢慢的变得软化了下来。

锦尚伸手入怀。缓缓掏出两样东西,左手拿着一卷圣旨,右手捏着一张清单,同时递给了姜宁,口中说道:“这是天子的圣旨。天子已经同意你表奏的一切事情,准许给你麾下众将加官进爵了,并颁给你临机专断之权,你可以自主裁定幽、并两州内的一切事物。至于这张清单,是老夫的全部家产。老夫把家产变卖之后,换来的钱都记在上面,现在老夫可是身无分文穷鬼一个了,以后就要靠你赡养了。”

姜宁心中一阵感动,伸手接过圣旨和清单,有些哽咽的说道:“岳父大恩,某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小婿给你叩个头。”锦尚虽然是鸿儒。但为人清廉,手中自然不会有大量的财富,可是这份情义,却让姜宁感动至深。连见到天子都不用跪拜的姜宁,在温暖的亲情之下,心甘情愿的对锦尚行起了跪拜大礼。

锦尚笑呵呵的扶起了姜宁,向着元鹰一指,说道:“你真正要感谢的人,是你父亲,为了回来帮你,他可是抛弃了一生的坚持。他那里,还给你准备了一份厚礼呢。”元鹰闻言,微笑着向着堂外招了招手,数十名随行军士抬着十几个大箱子走了进来,把箱子放在大堂中之后,向着姜宁行了一礼,之后就垂首退了出去。

姜宁疑惑的看着眼前十几个大箱子,惊诧的说道:“父亲哪里得来这许多的财物?”元鹰被姜宁的这句话气的差点没跳起来,怒斥道:“混账!你这个不孝子,为父为官清廉,上哪给你找这么多钱去?自己打开看看。”

姜宁迟疑着打开了一口箱子,跃入眼帘的却并非是他想象中的金银珠宝,而是一捆捆的竹简。元鹰的声音再度响起:“看清楚了么?为父为官清廉,一个铜钱都拿不出来。这些书简,是为父在东观临摹来的副本。东观内所有的藏书,为父都抄录了一份,现在,这些临本都是你的了。”

东观内所有藏书的临本?姜宁惊讶的长大了嘴,不可置信的看着箱子内的书简。眼下,姜宁正为开办学院的事情发愁,父亲恰到时机的送来这些书简,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东观,是皇室的图书馆,里面藏有各种珍稀且极具研究价值的藏书,可谓是汇集古往今来所有文明的大成之所,因此,东观内藏书的价值,单从文明方面来讲,甚至不亚于黄金。姜宁得到这些藏书,就等于得到了天下间所有学问的总纲,完全可以把这些藏书当做教学大纲来使用。

更重要的一点,东观内的藏书,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对所有做学问的人,都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人都想一饱眼福却不得其门而入。现在姜宁有了这些藏书,还怕招揽不到名望足够重的教师么?还怕招揽不到数量足够庞大的学员队伍么?姜宁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临本,真想大喊一句:临本在手,天下士子尽归我有!

转过身,姜宁带着兴奋地神色,刚要好好谢谢自己的父亲,元鹰却摆着手说道:“其实,为父之所以能把这些临本带来幽州,是圣上的意思。你若要谢,就谢圣上。”姜宁闻言顿时醒悟了过来,东观是皇室图书馆,历代皇帝都对东观的防护极为严密,若没有元协的同意,纵使元鹰有着皇伯的身份,也不能私自抄写东观内的藏书。

姜宁面向京城的方向,缅怀的呢喃着:“小协子,多谢了。”

“好了,现在公事都说完了,咱们该说说私事了。”元鹰开口打断了姜宁的思绪:“随为父入后堂去看望你母亲和衣儿。”

听着元鹰的话,姜宁的脸上又是一阵尴尬。自从回到幽州之后。姜宁还没有去看看望过母亲母亲和妻子锦衣,倒不是姜宁薄情寡义,实在是因为孙尚香的事,让姜宁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们了。现在元鹰提出去后堂,姜宁只得硬起头皮,跟随在元鹰和锦尚的身后,走一步蹭一步的向后堂走去。

一路上,姜宁都在思索稍后见到母亲和锦衣之后,该如何开口把孙尚香的事情告诉她们。谁料刚刚走到后院门外,就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响起:“衣儿姐姐。你的琴声真好听,不像尚香,只会舞刀弄qiāng的。不如,你教我弹琴。”锦衣的声音随即响起:“琴技只是小道。姐姐到是很羡慕你呢,舞的剑那么有气势。若是姐姐能有你的一招半式,也能在战场上守护夫君了。”

这是……孙尚香和锦衣的对话?姜宁立刻感到自己的脑筋有些不够用了,她们俩是怎么玩到一起的?听口气,好像还相处的很融洽?她俩,不横眉冷对,姜宁就要烧高香了,可是现在怎么会是这么一个状况?而这个状况,到底又是哪样的状况啊?姜宁生平第一次,感到自己的脑筋出现了短路的问题。

步入后院,姜宁急忙抬眼看去,看到锦衣坐在椅子上,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张古琴;而孙尚香则是斜倚在锦衣的身上,双手环抱在锦衣的脖颈之上。看二女的样子,分明就是闺密一般,哪有半点隔阂。

“你们……怎么会……”姜宁张口结舌的想问清楚两人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可是却又不好意思当着元鹰和锦尚的面。把想要问的话直接问出来,欲言又止的样子,让锦衣和孙尚香同时爆发出了银铃般悦耳的笑声。

听到二女的笑声,易月从房间中走了出来,笑着说道:“你们两个疯丫头,又在笑些什么?”一句话刚刚说完,就看到了站在院子中的二老一少三个男人,脚下的步伐顿时停止了下来,定定的看着姜宁,眼中早已湿润的不成样子,大滴大滴的泪水,滑落脸庞。

看到母亲落泪,姜宁心中羞愧难当,连忙上前两步,跪在母亲面前,自责的说道:“母亲,孩儿不孝,让你担心了。”易月放声大哭了起来,将姜宁一把搂在怀中,伸出右手在姜宁的后背上用力地拍打着,边打边哽咽的说道:“翅膀长硬了是么?回来都不知道先来看看娘了是么?还差点丢了性命,你是想让娘为你操心死不成?”

元鹰急忙走上前去,低声劝慰着妻子:“夫人,好了好了,姜宁平平安安的回来,咱们应该高兴才对啊,当着衣儿她们的面,你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再说,姜宁现在已经是幽并大都督了,不是小孩子了,你多少要给姜宁留点颜面才对……”

“你住嘴!”易月对着元鹰薄怒的说道:“你还说这些?当初要不是你,让姜宁八岁就上了战场,又怎么会有今天这许多烦恼?还有,当初你一个人跑到京城去了,把我们孤儿寡母扔在幽州,你个没良心的”

元鹰的惧内是出了名的,在儿媳面前被易月指着鼻子一顿痛斥,元鹰涨红着脸,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到哪里了。最后还是锦尚站出来解了元鹰的窘境:“算了算了,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说那些不开心的事做什么。”说着,锦尚还向元鹰暗中使了个眼色。

元鹰会意,拉起易月的手,向着房中走去,边走边小声说道:“夫人,某给你赔不是啦,有话咱们到房中慢慢说,你看,姜宁和衣儿他们还在呢,多少也给某留点面子是不是……”在元鹰的语言攻势之下,易月这才破涕为笑,白了元鹰一眼,然后跟随元鹰走进了房中。

元鹰夫妇进入房间之后,锦衣款款走到锦尚身边,向着锦尚福了一福,然后父女俩就在一旁说起了悄悄话。说起来,锦衣已经数年没有见到父亲了,虽然她心中很想和久别胜新婚的姜宁温存一番,但也不忍心就此冷落了自己的父亲,要不怎么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呢。

另一边,孙尚香轻轻走到姜宁身边,在姜宁的耳边轻声说道:“伯母好霸气哦,我以后就要像伯母那样!你觉得怎么样?”孙尚香的这句话,顿时让姜宁泪流满面,一脸委屈的看着孙尚香,可怜巴巴的说:“不要吧。”19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