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逛东坊市(1/2)
大隋立国已经二十多年,经过隋文帝的励精图治,统一南北,融合多民族,推行一系列的国政,使百姓稳定下来,没有烽烟割据,没有流离失所,人口骤增,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www.126shu.com
隋朝如此富裕,文帝节俭仅是因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廷组织的精简,机关又设有公廨钱、职田以为衙门的办公经费,地方府兵的开销也是自给自足,赈灾时有义仓制度,没有重大战争,朝廷建设大项目,不须动用国库,所以财政才迅速积累下来。
二十多年的储备,盛世繁荣,隋文帝已经给杨广打下殷实的物质基础,没有重大灾难或变动,足够后面几十年之用了。
罗昭云、郭孝恪、纪平伍三人来到了东市,由于他们出门较晚,已经过了辰时,坊市之内,已经人满为患了。
三人都是第一次来长安,也是首次逛坊市,看到眼前的一幕,都被震撼住了。
东市方圆数里,比普通的居民坊要大几倍,有百行各业,足足两三千家铺子,规划整齐,横纵如一,榆柳交荫,通渠相注。
典当铺、珠宝店、首饰店、胭脂楼、油铺子、盐店、钱庄、布庄等等,重楼延阁,互相辉映,琳琅满街,珍奇山积。
长安的东市有四个门,三人从北门鱼贯而入,挤着人群中,并没有想要着急卖的东西,只想看个热闹,见见世面。
长安有八水穿插之说,东西两市都有湖泊,河道连接着漕渠,在湖面上,停泊着成百上千的舟船,白帆如云,几乎要填满了河路,太壮观了。
飞蓬船、湖船、落脚头船、大滩货船、舫船等船只,各式各样,各具功用,运载粮食、土特产、水果、布匹、绫罗绸缎、笔墨纸砚、陶瓷玉器等,在长安东市卸货,有的直接脱手而销。
一眼望去,人山人海,因偌大的长安城,只有东西两个坊市交易,聚集天南海北、番邦异域不少的商旅,买卖家可不光是长安人,所以才促成了这种火爆场面。
在坊市内,胡商云集,随处可见异域穿着的人,来回过往,长安百姓都习以为常了。
毕竟隋文帝这些年把大隋经营的如日中天,威慑番邦,整个东方世界,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能抗衡的了,因此文帝被周边游牧部落成为圣可汗,他一时高兴,也就放宽了番邦异域商旅来中原经商的条件,包容各种文化,儒释道也不冲突,甚至连罗马传教士都有许多人长住这里。
此时的胡商种类很多,有漠北草原的少数部落,如突厥、回纥、铁勒等人,也有波斯、大食以及天竺、罗马、粟特等西域人种,多出售香料、珍玩,采购丝绸、茶叶等商品。
纪平伍目瞪口呆地感叹:“天啊,长安城的坊市,也太热闹了吧,每天到这走动的人次,能有几万众吧!”
郭孝恪心智成熟一些,对这些常识,有所耳闻,解释道““这新的长安城,又名大兴城,据说人口有五十多万,加上流动不算计在内的人数,能来几万人到坊市买卖交易,也不稀奇了。”
商铺长街车水马龙,过往行人形形色色,什么身份的都有,达官贵人、豪门子弟,淑女佳人、千金闺秀、青楼艺妓,胡姬番女,普通国人,贩夫走卒,参差其间,隋朝不像明清那样严格的男女之防,所以女人逛街比较常见。
不过,这些女子的穿衣,并不像电视中演的那样,都是露半胸的开领襦裙;因为隋唐时期虽然穿衣开发一些,但开胸装在唐朝才正式流行,而且只有两种女人,在两种地方才会穿,一种是贵族妇人、使相千金,可以在府邸和宫闱中穿。
另一种是歌伎舞伎,可以在青楼妓坊中穿戴,迎客弄姿!其他身份女子则很少穿,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大街上的女子,都是短襦高腰长裙,胸襟口处也挺严实的,男人要偷瞄一眼,瞄不到什么兴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